扬州方言的九大特点简介
扬州,自古便是繁华之地,其繁华史可追溯至唐朝。扬州的美称“扬一益二”彰显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。到了清朝康熙年间,这里更是文人荟萃,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。扬州方言,作为江淮官话的代表方言之一,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。今天,就由本旅游攻略网小编带你领略扬州方言的九大独特之处。
扬州方言承载着丰富的曲艺文化,如扬州清曲、高邮民歌、扬州评话、扬剧和扬州弹词等,这些曲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通常我们所说的“扬州话”,主要指的是扬州城区的方言,尤其是老城区。广义上的扬州话还包括邗江、江都以及仪征、高邮、安徽天长等邻近地区的方言。
扬州话的基本特点在于它属于官话方言中的江淮官话区。扬州话的发音有其独特性,古全浊声母在扬州话中已经清化。遇到塞音和塞擦音时,平声读送气清音,而仄声则读不送气清音。与普通话的z、c、s和zh、ch、sh不同,仪征北部、天长南部以及邗江某些地方仍保留平翘舌音的区别。
在声母方面,古见系的开口二等字在扬州话中有多音现象,既有文读的j、q、x,也有白读的g、k、h。影母和疑母在扬州话中则都读为零声母,与普通话一致。
扬州城区的泥母和来母不区分,即n和l两个声母在市区并不区分,但在扬州郊区通常会区分。扬州方言的韵母特点丰富,普通话中的双元音在扬州话中常读成单元音韵母。例如,普通话的ai、ei、ao、ou在扬州话中变成了ɛ、e、ɔ、əɯ。
在发音细节上,扬州方言还有一些独特的区别。例如,古咸山摄的三分韵在扬州话中读音不同,但普通话中却相同。普通话中的前、后鼻音韵尾在扬州话中没有区别,果摄不分开合口等。
扬州方言丰富多彩、独具特色。想要深入了解扬州的文化和历史,不妨先从学习扬州方言开始。听其音,品其韵,感受这片古老大地所独有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