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节的古诗大全欣赏
农历八月十五,月圆之夜,象征着家庭团聚和人间甜蜜的佳节。此时此刻,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大地,展现出盛世传统节日的美好风貌。随着本期的文章,让我们一同领略关于中秋节的古诗魅力。
北宋苏轼的《阳关曲·中秋月》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:“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。”月亮在夜空中高悬,其光如银汉流转,玉盘般圆满。此生此夜,美景良辰,却让人忧虑明年明月是否依旧照耀着自己。
再品唐朝王建的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,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今夜月明如镜,人们都在望着同一轮明月,寄托着各自的思念和秋思之情。
唐朝李商隐的《嫦娥》则描绘了嫦娥在云母屏风后的孤寂身影,她应悔偷灵药,如今只能在碧海青天内夜夜独对明月。
苏轼的另一首《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》则感叹世事如梦似幻,人生短暂而多变。中秋之夜,明月明亮却被云层遮挡,谁与我共度这孤独的时光?只能举杯自酌,向北望去。
白居易的《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》让我们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,而现在身处异地,望着同样的明月,思乡之情油然而生。而高适的《送魏八》则表达了作者即将与朋友分别的愁绪,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孤独感。
皮日休的《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》则带给我们另一番景象:玉颗珊珊下月轮,殿前拾得露华新。桂花飘落如珠玉般美丽,仿佛是嫦娥抛下的恩赐。
清朝慧霖的《闰中秋玩月》让我们感受到禅意与客愁交织的情感。百年难得的闰中秋更显珍贵,菊花盛开等待着重阳的到来。然而无论月亮多么圆明,无人知晓未来的广寒游将由谁继续。
此刻的中秋佳节,无论是品诗赏月还是家庭团聚,都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。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份节日的喜悦和古诗的魅力。也推荐大家阅读更多关于中秋节的文章,一同感受这个传统节日的美好与深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