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台七夕习俗:如何拜床母
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床母是守护儿童的神秘存在,被尊称为床神或公婆母。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,床母是儿女安全成长的庇护神,尤其对于年幼的婴儿来说更是如此。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床上度过,与床的关系更为密切。民间对床母的崇拜和祭祀便应运而生。
如何祭拜床母呢?我们要明确祭拜床母的贡品。满月时,我们会准备麻油鸡、油饭等食品作为贡品。孕妇坐月子期间常吃的食物如鸡酒、花生等也是不错的选择。由于传统上,坐月子期间孕妇不吃鱼,因此在祭拜床母的贡品中也避免使用鱼。还要准备“四方金”和“床母衣”。
祭拜床母的地点应选在小孩的床上。将贡品放在床上,面对床铺进行祭拜。关于祭拜的时间,如果小孩的农历生日在七月七日,那么祭拜时间就定在这一天下午的酉时,即5点至7点。如果家长希望神明多多保佑孩子,即使在非生日时期也可以进行祭拜。但请注意,在祭拜过程中,不能使用筷子,也不能祭拜酒,以免惹怒床母娘娘或让她因酒醉而忽略照顾孩子。
祭拜时的台词也有讲究,例如“床母娘娘今天是x月x日(日子)准备了x来拜拜,让x(小朋友名字)白天好好玩,晚上好入眠,好教养……”等。在祭拜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禁忌。例如,拜床母的时间不宜过长,不能像平常的祭拜那样斟酒三巡。供品摆好、香点燃后,就可以烧“四方金”和“床母衣”,烧完即可撤供。还有说法认为,不可在床前打骂孩子。相传每年的七月初七日要祭祀婴儿神“床母”,当日要准备丰盛的佳肴来祭拜床母。在这一天的下午六点起,少男少女都要在自己的寝室上供祭拜床母。
床母文化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,体现了人们对家庭、儿童平安的深切期盼和美好愿景。通过祭拜床母,人们祈求孩子健康成长、平安顺遂。这种信仰和文化传统已经深入人心,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