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祜族人口有多少 41.1476万(1990年人口普查)
中国的庞大人口与其独特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众所周知的。最近国家政策的一项重大变化使得在大城市中有了生育二胎的机会,预示着未来人口会有所增长。在此背景下,我们不妨来关注一下拉祜族的人口状况,一起其背后的故事。
拉祜族,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国古老民族,其名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。“拉祜”一词源于该民族的语言,其中“拉”意为虎,“祜”则是将肉烤香的意思。这也反映了他们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特征——被称为“猎虎的民族”。
拉祜族起源于甘肃、青海一带的古羌人,他们早期过着游牧生活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们逐渐南迁,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。现今,这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普洱和临沧两个地区的澜沧江两岸。其中,大部分拉祜族人民生活在澜沧江以西的地区,从北部的临沧、耿马一直延伸到南部的澜沧孟连。
自新中国成立以来,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里,在党和的大力扶持下,拉祜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拉祜族农村和城镇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,标志着这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已经迈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。为了纪念这一重要时刻,1953年4月7日,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正式成立。不久后,1954年6月16日,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也宣告成立。
在拉祜族的文化传统中,宗教信仰占据了重要地位。他们相信自然界中存在一种神秘的力量——“精灵主宰者”,这种力量被称之为“内”。他们认为“内”存在于天地、日月、星辰、山水以及人体之中,与天气的好坏、谷物的收成以及人畜的安康息息相关。这种“内”的观念衍生出了一种特殊的职业——毕莫。他们被认为是懂得与“内”交流的人,为人们占卦并举行祭祀仪式。
如今,随着国家的政策调整,拉祜族的人口也在发生着变化。未来,我们期待这个古老民族在保持其独特文化的能够与社会共同进步,迎接新的发展机遇。